“感謝信”書寫新型“醫患關系”
——瀘州市中醫醫院病員回訪紀實
記者初旭 攝影報道
“中醫內科倪醫生,醫德醫風得人心,親切熱情為患者,敬業精神醫院興。”9月15日這天,秋風送爽,艷陽高照,在市區維多利亞小區的一處居民住宅里,瀘州市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萬芳帶領醫院醫生、護士及院辦的同志一道,帶上鮮花、水果和新出版的《瀘州中醫》,對病員王華章老人進行了回訪。面對媒體記者,老人高興地口占一絕,以表達自己對醫生護士的感謝之情。老人告訴記者:他在市中醫醫院住院期間,真正享受到了“上帝”待遇,為此,他把自己的感受寫成上千字的感謝信,寄給有關部門,以倡導新型的醫患關系。
老人住院指定市中醫醫院
家住維多利亞小區的王華章,已年逾7旬,2007年春天,在親友的建議下,在市中醫醫院住了一次院,感覺這里的醫療條件、服務態度都比較好 ,從此老人遇到患病,就一直要求在市中醫醫院住院。老人告訴說,他的父親就是中醫界的老前輩,對醫術和患者相當敬業,在與病人把脈時,有鐘擺“嗒嗒”的聲音,也要把鐘擺拔下來,以保證脈向的準確,父親的敬業精神對后人有很大的影響,自己對醫院、醫生也很挑剔。他第一次是因為心律不齊來醫院治療,主治醫生倪曉就細心了解了病情,采用中醫藥治療,很快就康復了。第二次是因為心衰和腹漲又一次來到中醫醫院住院,通過治療,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轉,并在倪曉醫生的建議下,按上了心律起搏器,老人的身體很快恢復正常,能正常自如地生活了。通過住院,老人體會到了這里的人性化關懷,從此,市中醫醫院成為老人指定住院的醫院。
今年8月下旬,為了避免血栓,老人服用了大量的抗凝藥物華法林,老人全身廣泛出現了紫色斑點,按醫生的說法,這種斑點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可能危及大腦。老人來到市中醫醫院住院,主治醫生倪曉認真研究了老人的病因,對癥下藥,通過近半個月的治療,老人很快康復出院。在市中醫醫院住院期間,醫生、護士的敬業精神,讓老人很是感動。出院后,老人按耐不著自己的激動心情,以病人的身份,以《感謝您,好醫生
——致瀘州市中醫院心血管內科的全體醫護人員》為題,先后向瀘州市委宣傳部、瀘州市衛生局、《瀘州日報》編輯部、瀘州市中醫醫院黨委等寄發了感謝信。
“感謝信”書寫新型“醫患關系”
“這是一封因感動而自發寄出的感謝信,這是一封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特別是上述各單位領導的關注和重視的感謝信!但是感謝者并不希望它僅僅只代表著一種被感動的心情和由衷生發的謝意……在這個市場經濟的時代,“感謝信”的方式已經顯得那么地老土、陳舊,那么地落伍、過時!在許多人的眼中,也許,它遠不如一份“紅包”那么直接,也不如一頓飯局那么“含蓄”!對于被感謝者來說,它能夠為之代去的,也可能,除了心底的一份祝福,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沒有!”
“這封感謝信代表著一種心情、一種民意、一種真誠的希望、一種對久違的醫德,人性的光輝的肯定和呼喚!如果它能夠引起上述各界領導一定的關注和重視;如果它能引起媒體、輿論乃至社會各界對醫德、醫品,對好的醫護人員,對“以人為本”醫院經營理念正面的肯定和表彰,如果它能引發對醫域正氣之風的一種推動和倡導,那么它所帶來的,對天下病患者,無疑是一種福音,對醫德操守者,無疑是一種鼓舞!”
“當然,這只是一種希望。然而,各位領導,這種希望只有在當你身患病痛,跨進醫院大門時,它就會那么真切地油然而生……”
“誰沒有父母和子女?誰沒有過三病兩痛?誰又沒有過住院看病時的一些不愉快的經歷……空氣不暢,氣味難聞的病房;擁護嘈雜凌亂不堪的走道;東奔西走,檢測、送樣、拿藥、劃價等瑣碎繁雜的連健康人都頭痛的一系列程序;護士冰冷的口氣和粗枝大葉的操作,醫生權威式的冷漠,再三詢問也未見解釋的診斷結果及用藥說明,明明是用在自己身上的藥品,卻連藥名藥性也不甚了了的現實狀況;突然出現在結算單上,讓人不得不心生懷疑的未曾用過的藥名以及和市面上平價藥房所銷售價格之間的巨大落差……,不愿去醫院!不愿去醫院!誰能忍心地看見蒼老、年邁的父母顫顫巍巍地拖著病體,在盡力忍受病痛之余,還要唯唯喏喏地忍受某些醫護人員呼來喝去的“引導”和呵斥,誰又能忍心地看見自己最寶貝孩子的小手,被心不在焉的護士扎了數針后,含淚輸液后的紅腫……如果還要忍心回想,還可以提出很多,而這些不堪回首但卻確實存在的現實狀況組成了以往在某些醫院看病時的所有記憶!”
醫生護士都是我要感謝的人
“這些和病員本人在市中醫院就醫時的親自感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想,作為一名病患,任誰都會欣喜地盼望看到這種對比,而且,無論哪名病患,都會因此而由衷地生發一些希望--對改善醫療現狀的希望,對醫德醫品的希望,對和諧社會中,以人為本的醫院經營理念的一種希望!市中醫院的好醫生,好護士,請讓我由衷地說一句:感謝你!
在這里,我要感謝倪曉醫生!感謝他的親切和禮貌,感謝他讓我覺得不再是被醫生嫌棄的病員,而只是一個需要照顧,需要關懷的老人!感謝他的細致和體貼,感謝他讓我坐在空調室內,而自己守候在門外,讓又熱又累的我慢慢恢復平靜和正常血壓的那十多分鐘;感謝你的記憶,感謝他在我每次就診時,都能叫出我的名字,并且對我的病歷、病情和上次用藥那么地熟悉、清楚,如數家珍,讓我如此放心地將老弱的病體心甘情愿在托付給你!感謝他在我每次出院時再三、仔細的叮囑,感謝他讓我在出院后,無論來不來看病,都可以來人或來電咨詢他的意見,呈述我的病情,讓醫療的過程得以充分的延續和善意;甚至感謝他的埋怨,感謝他在我延誤醫療時不加掩飾,而自然流露的責怪,那是一種已經把病員放在心中,把病情當做已責的口氣,聽起來,也是那么的親切!要感謝他的太多!但最要感謝的是,這么多體現出你優秀醫德、醫品和強烈責任心的所有細節,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見到過,沒有找到過你這樣的好醫生了!盡管從始至終,我們沒有送過你一絲一毫,量分一厘的禮品,但是沒有什么樣的禮品,能夠比得上病員對你自然而生的敬意和從心里面涌發的感謝!
我還要感謝醫院里那些美麗的小護士,原諒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你印象的深刻!是你,那么溫暖而親切的稱呼,一口一聲“王伯伯”,讓我感受到了被關懷、被尊重,依稀就象是自己的親人!是你,那么細致而全面的照顧和看護,我們很少叫過你,但當有需要時,不知怎么你就會悄然地出現,以至于潔凈的病房,就如同我們自己的家里;是你,那么輕柔而緩緩的注射、輸液、送藥、問詢,一絲不茍,準確而及時,讓我們可以如此安定,如此放心地靜養、治療,而每一次病情的好轉和康復,都匯聚著你工作的無數細節和點滴。因為病痛,可能我還沒有認真地對你說聲“謝謝”,但你知道嗎?我們甚至為你的父母驕傲,因為他們有你這樣一個耐心、體貼的女兒,因為他們,培養出了一個可以帶來健康、安寧的天使!
“我要感謝中醫醫院心血管內科的全體醫護人員!是你們共同的努力,營造出這樣一個良好、潔凈的就醫環境;潔白的病床、暢通的空氣、親切的微笑、安靜的氛圍,有條不紊的程序,沒有垃圾、沒有擁擠、沒有刺鼻難聞的氣味,沒有紅包飯局的不正風氣,沒有讓人起疑的帳單和藥品。感謝你們,想病人之所想,及病人之所及,為病員及家屬安排設想的每一個細節!感謝你們,著眼于病情,專注于醫治,切實有效的全程治療措施,乃至在出院后依然不懈的跟蹤服務;感謝你們相關診斷和用藥的公開透明,感謝你們,讓人信服的每一次手術,每一處用藥的真實帳單和明細;感謝你們的風清氣正,感謝你們保持和樹立的優秀醫德醫品,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
老人的感謝信寄到市委宣傳部、市衛生局等單位,很快引起了高度重視,相關領導很快作出批示:希望有關部門以這封遲來的感謝信為契機,大力宣揚新型醫德醫風,改善醫患關系,構建和諧醫療環境,為瀘州的兩個文明服務。在回訪現場,市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萬芳表示,病員的表揚,將激勵全體醫護人員更加努力,勤奮工作,使瀘州市中醫醫院成為市民信賴的精品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