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審計工作,總的要求是在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更好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上聚焦發力,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內涵豐富,為做好新時代公立醫院審計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規定,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應采用政府采購方式。
一是增強法治意識,提高公立醫院采購執行力。物資采購中,涉及供應商的選擇,雖然從國家到地方乃至各主管部門都出臺了相應的制度,要求公立醫院采購設備、物資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執行政府采購規定。公立醫院應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級頒布的各類政策和法律法規,根據采購程序和實際需求,編制設備、物資年度采購計劃,細化預算,增強公立醫院采購的計劃性。
二是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采購全過程管理水平。一項有效的業務管控涉及多個部門和多名人員,如果某一環節把控不嚴,就很可能使整個流程失去控制。財務人員管理意識淡薄,會產生支付把關不嚴的問題;單位保管人員管理意識淡薄,將導致出入庫真實性存疑。公立醫院應加強財務人員、采購人員等重要崗位人員的教育培訓。培訓要有針對性,著重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提高管理能力;對財務人員著重提高微觀和具體環節的把控能力;對采購人員著重加強有關法律法規及廉政教育,嚴格規范其采購行為。
三是加強數字化建設,提高采購信息化管理水平。面對龐雜的設備、物資采購,如果分散管理,信息不互通,使用科室及其管理科室均缺乏對市場動態的掌握和比較,難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加之若采取傳統方式進行操作,公立醫院采購部門內部也難以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可以開發或完善現有信息化管理軟件,將公立醫院設備、物資采購納入統一的信息系統管理,實現采購價格、數量、供應商等信息的實時查詢、分析,可以對整個采購環節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審計,以降低采購成本,避免廉政風險。
四是加強監督管理,堵塞采購違紀違規漏洞。內部審計機構可以根據本單位設備、物資日常采購數量和采購價值,合理安排內部審計項目,加強經常性監督;財政、紀檢、審計等部門可以根據設備、物資采購資金年度預算金額以及業務重要性等安排專項檢查,達到“檢查一次、規范一片”的目的。監督方式上需要多種方法充分融合,可以運用計算機分析研判、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有效比對等方式,還需要深入現場進行監督、盤點等,或采取現場測算、談話等方式,深入查處違紀違規行為。此外,監督結果處理處罰上,需對違紀違規現象嚴肅處理,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達到“查處一起、警示一批”的作用。
—(節選于《中國審計》2023年13期)